在中柬友好合作的宏大篇章中,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簡稱“西港特區”)宛如一顆璀璨明珠,格外引人注目。自其開發建設以來,已八次被寫入中柬《聯合聲明》《聯合公報》《聯合新聞公報》,這一非凡的成就充分彰顯了中柬兩國領導人對其發展的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 。
回溯歷史,2016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聯合聲明》中,“中方將積極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能源、通信、農業、工業、旅游等重點領域與柬方加強合作,繼續實施好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等合作項目”被鄭重提及。這是西港特區首次被寫入聯合聲明,如同在中柬合作的藍圖上落下濃墨重彩的第一筆,標志著特區在雙邊合作中開啟了其蓬勃發展的新征程。
2017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聯合新聞公報》提出,“支持中方企業繼續推進金邊-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暹粒新機場等項目,雙方共同建設好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 。
201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聯合公報》強調“繼續建設和運營好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并積極參與金邊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暹粒新機場等項目建設” 。
2019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聯合新聞公報》提到“中方愿繼續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赴柬投資、開展基礎設施領域合作,愿與柬方攜手推動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金邊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吳哥國際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
時間來到2022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聯合公報》指出,“以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為重點,深化兩國產能投資合作,助柬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將西哈努克省建設成多功能經濟特區,打造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格局” 。
2023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關于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指出,“依托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和金邊 - 西港高速公路等項目,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加大對柬投資” 。
同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聯合公報》再次強調,“充分發揮中柬產能與投資合作機制作用,著眼柬建成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經濟示范區愿景,共同開展柬‘工業發展走廊’研究。依托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和金邊 - 西港高速公路等項目,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加大對柬投資” 。
而在2025年4月1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關于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落實三大全球倡議的聯合聲明》中,明確表示“中方愿繼續支持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發展,著眼柬建成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經濟示范區愿景,鼓勵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加大對柬投資” 。這第八次被提及,是對西港特區過往發展成就的高度認可,更是對其未來發展的深切期許,激勵著特區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西港特區作為中國首批通過商務部、財政部考核、確認,也是中柬唯一簽訂雙邊政府協定的國家級經貿合作區,自2008年2月由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親王親自奠基以來,秉持著“八方共贏”理念,由中國紅豆集團聯合中柬企業主導開發建設。在江蘇省和無錫市黨委政府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西港特區從一片無路、無水、無電、無網,高低落差70米的莽原荒灘,逐步發展成為柬埔寨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社會形象最好的經濟特區。
如今的西港特區,總體開發面積11.13平方公里,區內6平方公里初步實現“六通一平” 。還引入了由柬埔寨發展理事會、海關、商業部、勞工部、西哈努克省政府組成的“一站式”行政服務窗口,成立了法律服務中心,設有衛生服務中心,建有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誼理工學院和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兩所大學,為企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截至目前,西港特區已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機構202家入駐,區內工廠企業數占西哈努克省全省約70%,創造就業崗位3.2萬個。其強勁的發展動能,不僅為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經濟示范區及柬埔寨“工業發展走廊”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也為柬埔寨工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被譽為“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西哈努克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當地民眾勤勞致富的“金飯碗” 。
在中柬雙方加快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作為中柬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西港特區正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深入推進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國際化,產城融合、產教融合、經濟發展與社會責任融合,致力于建設成為柬埔寨的產業新高地、城市新中心、經濟新引擎。柬埔寨投資委員會秘書長謝無敵對西港特區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并寄予厚望。他表示,相信西港特區將在吸引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投資項目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發展柬埔寨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實施柬埔寨第七屆政府“五角戰略”第一階段、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及有效、有成果地推動“工業發展走廊”建設,帶領柬埔寨實現2050年成為高收入國家的目標方面都做出積極貢獻 。
未來,西港特區必將在中柬友好合作的光輝照耀下,繼續書寫輝煌新篇章,為中柬兩國的共同發展和兩國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貢獻,成為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生動典范。